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当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诚实守信是贯穿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诚信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它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效益。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以诚信为本,必将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回报,或者表现在宏观环境的改善,或者直接表现在企业自身品牌的提升。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体系机制,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切实落实社会责任的重要制度保障。

一、我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企业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诚信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诚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力支持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一)企业信用意识明显增强,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信用环境。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20057月至20067月组织进行了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情况调查和对策研究,对500多家的企业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国内企业信用实践不断深入,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建设,企业的信用自律和信用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第一,多数企业把诚信纳入了发展战略。在被调查企业中,95%的企业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战略事宜加以考虑,90%的企业将诚信建设纳入企业优先发展工作之中,97%的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一,88%的企业认为诚信水平的提高是本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第二,企业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改善企业形象。在被调查企业中,87%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96%的企业认为本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识,大多数企业愿意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调查发现,被调查企业中79%的企业认为本企业已经基本履行的应有的社会责任,而89%的企业不能全面、清晰地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52%的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只是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表明大多数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但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

第三,多数企业确立了诚信建设目标。在被调查企业中,83%的企业计划加强企业信用管理61%的企业准备或正在制定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准则,64%的企业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履行目标。信用评级、信用评估、道德准则制定、社会责任报告公布等都不同程度被纳入企业管理目标。表明多数企业已经在管理职责上体现了诚信的理念。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国内企业几乎都确定了诚信建设目标。同时,国有企业和跨国企业成为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大都成为国内企业诚信建设的先行者。

第四,多数企业建立了诚信管理体系。在被调查企业中,72%的企业设立了兼职的或专门诚信管理部门,负责部门通常为行政部、营销管理部、公共关系部等,跨国公司协调诚信事务的一般为公共关系部等相关部门。22%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诚信管理体系,45%的企业认为可以把诚信管理职能赋予现有管理机构。从诚信管理体系的结构看,外资企业采用前者的多,而国有企业采用后者比较多。企业重视管理创新,诚信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在被调查企业中,63%的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将企业诚信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例如,宝钢集团通过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以员工诚信为主体,使诚信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建立了诚信体系建设委员会,对员工诚信建设工作进行管理指导,通过制定诚信体系建设纲要,员工诚信守则,诚信教育管理、诚信承诺管理、诚信评价管理等一系列诚信管理制度,推动全公司的诚信建设工作。其诚信建设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西子联合控股公司创新管理方法,导入获取竞争优势工程,推行精益制造模式,从契约与合同、借款、交易方式等方面,由采购部、制造部和财务部共同构建信用控制系统,确保企业信用受控。开拓企业诚信建设新领域,将信用转化为生产力。8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在企业实践中,的确有不少企业通过诚信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些企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讨企业诚信建设新路子,开拓新领域,将信用转化为生产力。

   

 

 

 

 

 

 

 

 

1:上海宝钢集团探索建立全面的诚信建设体系

 

第五,信用管理逐步普及,企业不断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在被调查企业中,75%的企业对商业伙伴进行信用管理,主要管理方式信用评级、建立档案、评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企业获得商业伙伴的信息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占75%,通过行业协会的占69%,通过同行口碑的占66%,通过媒体(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的占53%,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占34%,通过其他渠道的占13%,包括信用评级、审计机构。较多企业对商业伙伴进行信用管理,说明企业信用管理的普及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企业获得信用信息的渠道较多,企业往往通过多个渠道了解信用信息,表明信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如表1所示。

1  企业获得商业伙伴的信息的渠道调查

获取信息的渠道

企业数

占总数总数百分比

银行或金融机构

385

75%

行业协会

354

69%

//r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l3").style.height=lheight+"px";}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l1").style.height=rheight+"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