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老赖”全上了信用黑名单

连续参加几个重大项目招标,台州一家规模较大的建设集团都没有中标。集团高层了解实情后才知道,两年前他们输了一起官司,4万元的债务一直没有履行,在信用浙江网上留下了不良记录,这直接影响到招投标信用等级。上个月,这个集团派人到椒江法院还清了钱,并申请撤销不良记录。  

昨天,来自省高院的数据显示,自去年3月省高院执行局和省信用中心探索建立省公共联合征信平台的工作机制以来,全省法院执行案件失信信息开始纳入省征信平台进行公开和应用。截至目前,已公开执行失信信息23万余条,全省17.4万“老赖”上了失信“黑名单”,未履行标的金额高达708亿余元。  

17万“老赖”信息在网上公开  

省高院和省信用中心昨天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7月份起,失信信息发布范围将扩展至:我省各级法院立案后超过3个月仍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案件(包括程序终结案件)。  

省高院执行局金平强局长说,“老赖”不履行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其失信程度和后果比一般的失信行为更为严重,是“老赖”中的“极品”。  

法院执行工作与省信用中心征信平台实现联建共享后,“老赖”信息(包括单位和个人)分别形成单位和个人未履行生效裁判失信信息数据库,由省信用中心导入省联合公共征信平台,在信用浙江网公开,供社会各界开放查询,并应用于金融、招投标和政府监管等领域。  

信用平台已在多领域应用  

省高院将进一步加强对“老赖”失信信息的应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有关职能部门对“老赖”保持警惕。在实际应用中,逐步将执行失信信息纳入公安金融、工商、国土、建设、税务、电信等部门的相关征信系统,使“老赖”们寸步难行,因失信而付出代价。  

金平强局长表示,随着执行力度的加大和综合治理体系的完善,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成本会越来越大,“老赖”不但要承担罚款、拘留等民事法律责任,还会在政治、经济、名誉方面遭受损失,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信用中心主任王宁江说,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裁判的失信信息,与我省工商、质量、税务等30余个省级部门和系统提供的企业公共信用监管信息一起,构成了我省86.2万家企业较为完整的企业公共信用档案;与我省公安、教育、司法等10余个省级部门和系统提供的个人公共信用监管信息一起,构成了我省4573万自然人的个人公共信用档案。  

王宁江透露,目前我省信用平台已在公安、税务、海关等29政府部门,进出口、电子商务、信贷、企业上市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初步形成了信用联防奖惩机制,这样的机制对配合我省法院开展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个人信用网上查询逐步开通  

王宁江说,我省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包括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交通违法、考试作弊等信息都将纳入失信范围。目前,除了法院之外,省公安厅、司法厅、教育厅等12家单位也已将交通事故信息、考试违纪违规处理信息等数据提供给省信用中心。  

今年,省信用中心将加快系统建设和应用,实现企业、个人联合征信平台的关联互通。将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有机融合,互为促进,实现信息层面的无边界。例如一个人在哪些公司担任法人,担任高管,以及投资了什么公司,个人信用怎么样,关联公司的信用状况又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平台上查询到。同时,省信用中心还将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领域以及社会研发功能化模块提供专项服务,实现WAP、短信、语音等多种查询方式。  

王宁江说,省信用中心还将完善招投标领域应用信用报告工作,推进建设项目诚信平台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的招标投标活动以及政府采购等活动中应用信用报告,并深化公共联合征信系统电子商务领域应用,与阿里巴巴实行战略合作,加快构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王宁江说,下一步我省还将与其他省市进一步合作互联,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来源:浙江在线_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