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等级下降海外银行信用问题不容忽视

惠州信用  2006-2-22

   银行一直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扮演着重要的信用中介角色。在人们的心目中,银行信用似乎永远毋庸置疑,其实不然。前几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种种因素影响,海外一些银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信用危机。国家经贸部石广生部长在1998年初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外银行信用等级下降的现象十分突出,给我国外经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我国外经贸和银行系统的高度重视。

  银行信用危机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出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如孟加拉的很多企业在从中国进口时,结算方式都是采用L/C120天远期,理由是孟加拉政府施行外汇管制,现汇不能立刻支付。但当外贸企业苦苦等到信用证到期时,不论中方银行怎样催促,对方银行却渺无音讯。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八家孟加拉银行出现上述情况,产生的逾期账款高达五亿多美元。由于我国企业和银行间的沟通不畅,很多不了解情况的外贸企业仍在采用这种方式出口,致使欠款额仍不断上升。在此呼吁各外经贸企业,谨慎采用此种方式向孟加拉出口,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西亚地区,多次出现银行为拒付而自行修改单据的现象。土耳其某银行今年向我国某省银行开出信用证,在单证完全相符的情况下,土耳其银行在最后议付期限时提出拒付,原因是发票上有一字母误打。但公司留存的套打发票中头几联都无错误,后几联绝无误打可能,后经查实,原来是由于该商品在土耳其突然增加关税,进口商在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买通银行自行修改单据,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

  在东南亚有些国家,信用证议付前,开证银行先征求进口商的付款意见,若进口商不同意付款,开证行就马上提出拒付,根本不按照国际商会关于跟单信用统一惯例的要求办理,这种现象在韩国等国家尤其严重。

  某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型银行信用也有下降趋势。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从目前掌握的大量案件中可以看出,这些银行利用我国外贸企业对国际商法不熟悉和跨国追讨货款的畏难心理而拒付货款。美国一家银行在D/P即期的付款条件下,一面将我外贸公司的全部货物单据提供给进口商,一面提出这种理由拒付货款。不论中方如何追讨都不予理睬。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银行也存在信用不良问题,如国外开证行属欠发达地区银行,最好要求保兑;另外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型银行也不可掉以轻心,在这方面最好征求我国银行的意见。若对该银行资信情况不清楚,也可委托权威资信机构对其进行调查。

     (来源:民营经济报 信用中国